因势利导(中医里的成语)

2021-12-04 浏览次数:114
历史上有这样一则故事,说赵国有一位将军,名叫孙膑,决胜千里,运筹帷幄。那时,三国魏国攻打韩,韩向赵国求援。赵国便派田忌为大将,孙膑为谋士,带兵攻魏。
搏斗中,孙膑利用自己的对手傲慢傲慢,忽略魏军的心理状态,对田忌进行了一次“善战者,以其势而为之”的计策。田忌采用他的计谋。骄傲的魏军果真施计,跟随魏军进入了一个名叫马陵的凶险地区。此时,早已埋伏的齐兵万弩连破,一举击溃魏军。它是一场*的“马陵战役”。
防御上,利用对手骄傲的心理状态,诱使敌人上当受骗,以求取胜,是非常高明的谋略。而且碰巧也非常重视因时制宜,规定*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、主症等原因来论治。
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古书中就有“以其轻而扬之,以其重则减,其衰则益之”“其高者,因此愈之;其下者,引而竭之”。在这里,“轻”“重”“衰”“高”“下”等都是指疾病的“势”,根据各种不一样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,就是“因时制宜”的体现。
病程上部较轻,宜轻柔宣散,故清代中医吴鞠通,常采用较轻、味较薄的药物,即「治上焦如血,非轻不能勃起」。古人还根据“其高者,因此多”的原则,开创了吐法,认为服盐汤或羊毛刺激喉咙引起恶心呕吐,使病邪由上而下。又如夏秋时节,误吞烂了不干净的东西,腹泻腹痛,医生也得因时制宜,让病人再一次泻下恶臭之物,腹胀,拉肚子渐转,反而会加重病情。
战争与医学法律相互交流。难怪清代名医徐灵胎说:“用药如用兵。”甚至还说:“孙武子十三篇,看病的道尽了”。在他看来,中医的治疗理念就是围绕着《孙膑兵法》展开的。这话颇有几分道理。



chuchong2021.b2b168.com/m/
top